
欧冠1/4决赛首回合拜仁1-2不敌国米之后,次回合去到梅阿查的拜仁真的没有机会了吗?想必并不是。
毕竟,在欧冠已经没有了客场进球优势的规则下,也在拜仁只落后一球的情形下,更在拜仁本赛季场均能够打进2.68球的情形下。打平国米进入加时或点球甚至直接逆转国米,并非没有可能和机会。
但在需要巨星发挥而更是见证巨星舞台的欧冠,拜仁在本场的短板却被无限放大。而在这其中,作为拜仁队史第一身价的凯恩,无疑可堪称本场拜仁失利的一大罪人。
毕竟,在需要的时候不能挺身而出,那么凯恩如何对得起这曾经1亿欧元的转会费和队内最高的薪水呢?
也许,凯恩上半场能够打进那一球的话,本场比赛的走势会完全不一样
上半场第26分钟,禁区内得球的奥丽塞辗转腾挪之后将球精准送到了无人盯防的凯恩脚下,而此时直面索默的凯恩无疑获得了一个机会绝佳的单刀球机会,凯恩顺势右脚兜射远角,皮球击中了门柱外侧弹出底线,拜仁遗憾错失了本场除进球之外的最好机会......
正因此,本场比赛最经典的画面也由此诞生了--凯恩遗憾跪地叹息,索默逃过一劫心惊胆战!
可如果这样一次射门转化成为了进球,本场比赛的走势就会完全改变。但可惜的是,这一切并未能成为现实。回想欧冠1/8决赛首回合拜仁主场3-0完胜勒沃库森的比赛中,凯恩在第9分钟出其不意的头球破门,完全就可以印证把握机会能力更强的球队和率先取得进球的一方,无疑将会在之后的比赛中占据优势。
可凯恩却未能连续把握机会帮助拜仁取得领先,而反观劳塔罗却一击致命帮助国米在客场率先建立了领先。
那么,到底怎样的发挥才能定义为巨星的问题,想必本场的凯恩给出了答案--把握住仅有的机会改变战局,才是符合巨星标志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不幸的是,即将年满32岁的凯恩,目前还不能算是巨星。
而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凯恩生涯无冠的情形--足球虽然是11人的团队运动,但很多时刻,其实决定最终结果的,往往就是那一个人和一粒进球。
敢问孔帕尼,不首发穆勒到底是为何?管理层的老眼昏花,难不成主帅也要一路走到黑?
虽然穆勒的进球并未帮助拜仁最终保住平局或拿下胜利,但对于想要进球的拜仁而言,增加一个标准的二前锋来提升禁区内的威慑,难道不比使用格雷罗这样一位边后卫更有效果吗?
客观而言,本场的拜仁在欧冠主场连续22场不败的纪录被终结并非什么严重的错误,而首发选择用格雷罗其实也尚能理解。但半场为何不直接调整阵容而等到第75分钟才替换穆勒,就一定是孔帕尼的问题了。
没有了穆夏拉的拜仁,需要的是一位在前场能够连接队友的球员。但很明显的情形却是,格雷罗并不符合这一要求。加上拜仁下半场多次起高球找禁区内高点的情形来看,穆勒不也是比格雷罗更好的选择吗?
毋庸置疑,本场拜仁发挥最好的球员是奥丽塞。他的突破和传递总能找到队友并创造出最佳的机会,但似乎始终缺少了一个连接点的拜仁,也总是距离进球差一步。
况且,频频后撤接应中场的凯恩,无疑也让拜仁的禁区出现了空白而难以实质性威胁到国米球门。那么换上穆勒不就解决这一问题了吗?
更不用说的是,凭借本场进球,穆勒已成为欧冠赛场进球第6多的球员。既能接应而又能进球,那么请问不过38岁的孔帕尼,一位少帅竟然都没有如此魄力进行调整吗?
最后请问基米希,一路跟着劳塔罗都未能进行拦截的你,还有什么资格怒吼队友呢?
如果这个角度看不清,或许可以再增加一个全景镜头。
劳塔罗在本场的进球,是他后排插上所形成的一个机会。而好巧不巧的就是,拜仁的中场核心基米希一路跟随却都未能提前加速拦截对手,如此阅读比赛能力的滞后,不禁令人产生了本场的另一个疑问:既然后防压力山大,本场的孔帕尼为何不用帕利尼亚首发?
当然,本场的基米希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角球一开就没,中场又飘又慢的传球总是找不到队友的情形下。毕竟,对比巴雷拉的精准直塞,本场基米希可是差距明显了!
一周之后的次回合较量,还请孔帕尼多给穆勒一些机会吧。毕竟在队内无人可用的情形下,其实这才是目前拜仁队内仅有的一位超巨和值得信赖的球员了!